台北市 / 王源澤 李詩健 報導
疫情之中受影響的,不只餐飲零售業,房市也急凍。六都地政局最新資料顯示,7月買賣移轉棟數1萬7千591棟,比6月大降3成,量能是近四年同期新低。房仲業者指出,除了疫情之外,房地合一新制上路,還有重稅期發酵都是房市降溫原因。不過專家就認為,7月的移轉棟數其實反映的是前1到2個月的市況,因此,從數字上來看, 9 月以後應該會迎來一波反彈!
記者王源澤:「台北市中山區的這棟豪宅,1樓黃金店面,在疫情之中,開出總價超過1.2億,單坪153萬的天價,挑戰社區新高,不過房市真的夠熱嗎?」六都地政局最新資料顯示,7月買賣移轉棟數,六都共計17591棟,年減率25.4%,量能是近四年同期新低,其中台北、台中、桃園三都,都寫下縣市合併以來的7月低點。
不過累計前7個月的移轉棟數,卻高達15.1萬棟,創下近8年新高。房仲業者張旭嵐說:「在之前還沒來得及脫手的屋主,在這時候選擇暫時收手,希望能夠過了(房地合一2.0)閉鎖期之後,再來做銷售,仍然是受到疫情嚴峻的影響,所以整體的交易量,跟帶看狀況都不佳。」
5月發布三級警戒之後,全台只有17個新案進場,第二季全國新案總計209件,總推案量2456億元,季減將近3成。第三季有回春可能嗎?房市專家曾敬德說:「疫情影響的時間大概,我們來觀察大概接近2個月,但是到了9月的話,應該整個交易量,整個移轉的數據就會上來,單純這種投資型的買方,其實這種數量本來就已經不多了,所以(房地合一2.0)政策上,(未來)大概也沒有,什麼太大的影響。」疫情讓買家對房市止步,隨著疫情平穩,能不能讓買賣雙方感情升溫,恐怕還得再觀察觀察。
房產新聞
高雄今年第一季房屋買賣移轉數達到9,626棟,創下7年來單季新高紀錄。雖然政府不斷試圖抑制房市、打炒房,但是高雄房市似乎不受到此影響,在房屋成交量仍創出新高,相較2020年第一季成長16.5%。
三民區位於原高雄市的中心,與鼓山、左營、鳳山、仁武……等八個行政區相鄰,人口33.6萬人,為高雄人數第二多的行政區,臺鐵與高雄捷運兩鐵共構的高雄車站位於三民區。
高雄三民區位於高雄市的中心 (翻攝自 )
仁武區則是在高雄縣市合併前,隸屬於高雄縣,與三民、左營、楠梓、大社、大樹、鳥松等區相鄰。高雄知名的澄清湖就位於仁武區的境內。仁武區從高雄縣市合併以來,每月的人口持續維持正成長,是2015年底至2020年底南臺灣人口成長率最高的行政區。
立即查詢:
高雄三民區成買房熱點,交通、生活機能成關鍵原因!
其實高雄三民區原先是高雄縣市合併後,人口數最多之行政區,但由於被鳳山區後來居上,因此人口數退居第二名。三民區境內除了高雄車站之外,還有科工館、金獅湖風景區、三鳳中街、光之塔、愛河之心、中都濕地公園等熱門旅遊景點。位於三民區三塊厝的三鳳宮是高雄著名的廟宇之一,南臺灣的道教聖地。
三民區的房市發展的優勢除了人口眾多之外,高雄鐵路地下化也預計在三月完成,拆除中博高架橋,高雄市區不再被路面的鐵路軌道所分隔南北兩邊,交通往返預期會更順暢,也會成為許多人想在高雄買房的原因之一。
在建設方面,除了拆除中博高架橋,鐵路綠園道已經於今年初完工,高雄輕軌的第二階段也在推動中,種種措施可望提升高雄市核心區的生活機能。位於高雄市區核心地帶的三民區,受到政策利多影響,三民房市的發展將持續看好,在三民買房是購屋族的熱門選擇。
高雄仁武產業園區增加就業機會,可望也帶動高雄房屋市場
另外,高雄仁武區也鄰近原高雄市區,屬於高雄的蛋白區,交通便利,生活機能佳。近年建商推案多,房價相對於市區較為便宜,受到買屋自住的民眾喜愛。
加上「仁武產業園區」也於去年11月動工,預計可提供數千個工作機會,吸引就業人口的移入,對於仁武房市將會是一項利多。仁武產業園區目標推動綠能低汙染產業,可能帶動仁武工業的轉型,朝向低汙染的型態努力轉型,帶動產業鏈的進駐,增進工業用地的需求。
延伸閱讀:
1.
2.
3.